2014-01-29

Reebok Insta Pump Fury OG

昨天終於收到之前預訂的Pump Fury OG,在兩雙不同版本的Pump Fury湊齊之後我也開始有動力寫開箱了

其實1994年我不懂什麼球鞋,在老爸的影響下很早就在穿皮鞋/靴了,對我來說球鞋就只是體育課的時候在穿的,同學在跟我聊Jordan 9、10、11代的時候也從沒特別注意過那鞋有什麼特殊的。
後來有個時期很喜歡看小說、漫畫,其中有一本漫畫叫做Feel100%百分百感覺,裡面有一期封面是主角們穿著球鞋坐在沙發上,每個都好有型!那時候才開始注意到的他們腳上的鞋,當然第一帥的就是AJ11 Concord,第二帥的就是Pump Fury啦!



不過那時已經大約是1996~97年了,那些帥鞋早已變傳說,所以就一直放在心底。後來雖然AJ11有再復刻幾次,不過沒有常注意這些消息的情況下都是處於後知後覺,大概都是等發了才知道,加上沒有喜歡到願意出炒價買鞋,所以就是一直錯過。

而Pump Fury在後來就變第二版,原來的版本與配色已不復見,所以非常熱門的時候也沒有太大的感覺,直到2010年剛好看到有發初代的黑/黃/紅配色,雖然是第二版但初代配色還是讓我非常心動,而且當時認為初版幾乎沒有復刻的可能性,所以就先入手了。即便如此心裡還是有些小小的遺憾,直到2013年得知Reebok開始要重新製作最原版Pump Fury的消息時,心中興奮感動的不可言喻,所以在知道可以預訂的時候沒做太多考慮就訂下去了。

劉雲傑把球鞋畫的這麼美,這一點都不科學啊!!!

接下來就看圖啦:
兩個鞋盒,這次OG是抽屜式的

兩雙都是10號,以窄楦球鞋品牌如Nike/Reebok/Adidas/Converse/Puma而言我都要穿這個尺寸,只有New Balance穿原尺寸9.5號

兩雙鞋擺出來,哪裡不一樣?

OG的兔牙鞋頭跟鞋底前端同色產生視覺延伸,較有流線感,讓原本圓胖的鞋身感覺較細窄。第二版前端加大並改成圓鈍的U型,外側加上了機能性的反光設計,多色塊分布則有較強烈的視覺衝突感。

紅色外框架的部份:OG採用緩和的曲線及直線來中和Pump模組的肌肉感。而第二版是配合Pump模組增加了許多稜角,把這衝突的感覺又增強許多。

鞋後跟的部份:OG紅色倒三角形帶R角的外框架也有讓鞋身較窄的視覺感,跟踵部的Reebok刺繡與鞋舌部分形成一致感,鞋跟處配合Hexalite科技採用蜂巢狀可視窗點綴。第二版延續增加稜角的概念與Pump模組合為一體,鞋跟可視窗則改為三角形,再加上紅色區塊增加衝突感,跟踵部的合成皮銀色壓印Reebok與拉環為一體以增強耐用性。

鞋底的部份:OG延續鞋後跟的倒三角形帶R角的元素勾勒出鞋底的圖案,並配合爆炸的多邊型線條與紅黑色塊搭配出簡約的鞋底。第二版則以多銳角為主以近塗鴉的方式建構出鞋底紋路。



鞋墊似乎只有印刷顏色的差異,第二版的後跟泡綿量較OG多了快兩倍。



兩雙鞋擺在一起,OG的鞋跟近直角的視覺看起來較俐落,也可以發現其實OG楦頭比第二版高,不過因為色塊分布一致所以單看的時候會有OG比較為低窄,第二版較為圓胖的錯覺。


總結:
從剛剛各部分的細部照大家應該會感覺到OG的設計理念由色塊分布、各模組的形狀到鞋底的紋路元素都不同,但組合起來卻相當調和,巧妙的將Pump, Hexalite與Graphite科技融合在一起又不失各自的特色
而第二版從剛剛各部分看下來則是以Pump模組為主概念向外延伸,強化其他模組的肌肉感,再輔以不規則的方塊顆粒與色塊分割來截斷視覺,在各部位分開或合起來看都非常的具有衝擊性。
換言之,若我要形容這兩雙鞋給我的感覺,OG是成熟的男士,而第二版就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,不知道這兩雙鞋帶給喜愛Pump Fury的各位又是怎樣的感覺呢?


後記:
在昨天一收到OG的時候其實我迷惑了,為什麼自己要買一雙這麼相似的鞋?而在寫完這篇與自己的對話後,則深深的覺得當初的決定是對的,在鞋的整體設計上我還是鍾情於原版,也更加佩服Insta Pump Fury OG的設計者Steven Smith的功力。

對球鞋設計師Steven Smith及Insta Pump Fury怎麼誕生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:


最後附上兩雙鞋其他角度的合照



沒有留言: